电梯知识

“铭锣电梯”设计灵感源自宇宙飞船与空间站的脱离对接技术、三峡升船机及油田精工技术,解决传统电梯等待救援、空间浪费、单螺杆电梯悬臂、无轿厢等问题。

人真的不能傲慢。
许多常识,可能是一句话、一个教训、一个公告、一个警示牌,
正是推敲了无数遍才总结出来的。
在日常生活里已经听过百遍千遍“不要野泳”、“夏天不要把孩子关在车里”、“不要扒电梯门”这样的叮嘱和警示。
可事故依旧时常发生。
但凡可以把这些劝告听进心里,尊重常识,敬畏规律,爱惜生命,悲剧就可以避免。
但某些时刻,连小孩都懂的事,偏偏很多成年人表现出不可理喻的无知。
5月3日晚,福建福州蓝湾雅境小区一个13岁男孩因电梯故障发生意外。

监控视频显示,当天18时26分许,男孩进电梯后,按了2层按钮,然而电梯却没有停留在2层,而是突然上升至6层和7层之间,且电梯门紧闭。
男孩先后按警铃、拍打电梯门、按钮求助,没有得到任何回应。
随后,男孩在电梯内开始自救,他用自带的长柄雨伞,撬开了轿厢门和6层的电梯门。
当天18时34分,男孩从空隙中钻出轿厢,随后坠落。
电梯维保方工作人员谢先生说,出现电梯意外升降时,轿厢内有足够的氧气,按照程序,用户应在轿厢内按“紧急按钮”,或者拨打求助,等待该公司救援。
电梯安全专家王黎斌说,被困电梯,要注意一下三点:
(2)在等待救援过程中,千万不能使用不安全的办法自救,比如说用手将门扒开,扒开门跳出去的话,人很可能会掉到井道中,只要安静待在电梯里就好。
(3)如果轿厢内没有网络信号或者没带手机,可以通过拍打轿厢门向外发出求救信号,电梯内是安全的,不会自由落体或者产生窒息风险。
另外,被困时,最好靠在电梯墙壁一侧,调整呼吸,等待救援。
5月10号,成都某小区。电梯内有五人,一名推着电瓶车的男子,两名普通住户,还有个怀抱婴儿的阿姨。
19时34分33秒的时候,电梯即将关门,风平浪静。

34秒,电梯刚刚合拢的一瞬间,出事了。
电瓶车尾部腾起一股浓烟,在2秒钟之内充斥整个轿厢。
转瞬之间,大量浓烟伴随火光,燃起剧烈爆炸,火焰吞噬了整个轿厢。
密闭的空间,3秒不到,轿厢沦为现实地狱。
高温、浓烟、一轮轮的火焰灼烧和新的爆燃,这五人无处可逃。
40多秒后,终于得到救援,五个人都受到了不同程度的烧伤。
抱婴儿的阿姨,衣服被烧掉大半,皮肤是肉眼可见的烧伤红肿。
后来医院诊断,3度烧伤,烧伤面积达75%。因为肺部吸入大量灰烬,一度接到医院下达的病危通知书,情况并不乐观。
5个月大的婴儿伤势最重,部分皮肤焦黑,地蜷缩在外婆的怀里。
送去医院后,医生说小婴儿出现了呼吸道、肺部、肾脏等多器官感染的情况,被转送到华西医院救治。
经ICU全力抢救,婴儿虽然脱离了生命危险,但脸部和四肢严重烧伤。
后续的烧伤治疗,对这个初涉人世的孩子来说,又是一场无尽的劫难。一场本可以避免的人祸,改写了数个家庭的命运。
这惨烈的场景,是所有人都该警醒的悲剧。
可不到48小时,有媒体探访事发单元楼,哪怕布告栏已经贴出“禁止电瓶车上楼”的通告,仍有住户不听劝阻,继续我行我素。
至少有3辆电瓶车仍停在楼道里,其中一辆正在充电。
不仅在自己的生命里种下变数,还要在别人的生活中埋下隐患。
这个世界上,有两种知识:
一种是:把未知,变成已知;
第二种是:把已知,变成认知。
“我们不需要知道核裂变的原理,不需要明白外科手术的做法,不需要懂得量子物理到底是怎么回事,也一样能过日子。但常识是每一个正常的成年人都应该明白的事情,是我们从小到大为人处世的基本依据。
后来,我才发现这是一个误会,有那么多没常识的人也长大成人了。”
把已知,变成认知,目的不仅是为了“知道”一样东西,更是“认知”一样东西。明白是什么,还要知道为什么,怎么用。
不要等到悲剧发生在自己身上后,才开始找回一些清醒。
尊重常识,摈弃傲慢,回归理性。
铭锣自救电梯
不等,不靠,不慌张
用正确的自救方法
让自己脱困
扫二维码用手机看
“铭锣电梯”是公司历时5年研发,经过8次产品迭代,倾力打造的双螺杆、能自救的高端家用电梯品牌。产品设计灵感源自宇宙飞船与空间站的脱离对接技术、三峡升船机及油田精工技术,解决曳引电梯空间利用率低、单螺杆电梯悬臂、无轿厢等问题。公司产品拥有双螺杆、自救等多项核心技术发明专利,实现电梯故障主动脱困。同时,注重精细化设计,拥有十余项实用新型专利,提升电梯舒适度。
敬天爱人,行稳致远。铭锣电梯将尽心竭力,以优质的产品、专业的服务、诚挚的热情为您打造安全、舒适的高端家用电梯,与您携手共赢!

官方网站二维码
版权所有 © 青岛优创华信智能设备制造有限公司 鲁ICP备20006016号-2 网站建设:中企动力 青岛